出门杀鸡那点小事

我想要去闯去跳,想要不断进步,是我的少年心性,可依旧不能缺了这份人文关怀和包容。我现在幸福的一切,都是平凡普通的父母一步步打下的基业。

1

时间事件
07:10起床
07:30开始锻炼
10:00整理视频素材
11:00博客维护、写《20191217-diary》
13:50洗衣拖地
15:10出门杀鸡
16:30整理减肥食谱
17:55出门聚餐
21:00整理食谱并要求邓女士监督
22:30整理视频素材
02:00躺倒睡觉

2

邓女士突然来电,语气亲切温柔,带着试探之意。

我顿觉大事不好,然后,就走上了杀鸡之路。

往年不在家中,只知道过年回家,端着大碗,蹲在厨房,邓女士和赵先生便将年前准备好的年货一一奉上,鸡鸭鱼肉,琳琅满目。

一边吃,还一边附带讲解工作,邓女士说这只鸡是农家走地鸡,这只鸭是水鸭子不是旱鸭子,赵先生说这腊肉是他千里迢迢到乡间犄角旮旯找的健康粮食猪,两个人一人一句,恨不得从这块肉追溯到动物生平一二小事。

今年归家早,看着邓女士将三只鸭提溜回家,开膛剖腹,腌制晾晒。看着邓女士和大邓女士(我姨妈)一起灌过年必备的灌肠。看着邓女士四处打听,就为买三只小母鸡。

要我,我是万万不愿这样麻烦的。准备年货的过程,辛苦无聊,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知道从哪就能搞到一只活蹦乱跳的农村健康小土鸡。

邓女士以及我遇到的各个家庭顶梁柱们,一边抱怨着过年麻烦,一边又乐此不疲的买这个买那个,誓要将 143L 的大冰柜填满为止。

由于我这个五大三粗的笨家伙看着还像个劳动力,这不,邓女士也将魔爪伸向了我。

当然不是我亲自杀鸡啦,我一个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从小浸润在“关爱祖国花朵”的标语中,除了实在饿的受不了,来炒个鸡蛋饭,切个土豆丝,几乎都不拿刀的。是我提着邓女士买的三只活鸡到市场,请专业杀鸡师傅解决。

亲自带鸡去送死,也算是我平静生活中的起的小涟漪,我决定录下来,发布在 B 站。

怎么说呢?这似乎是个错误的决定,画面之惨烈血腥,连我如此胆大之人都看之色变。主要是杀鸡环境恶劣,气味刺鼻,杀鸡师傅杀鸡时眼神渗人,导致我一度不敢拿起手机拍摄。

回家的路上,我提着那三只脱了毛的小白鸡,本应欢喜任务完成,可这心里却有些堵的慌。

杀鸡师傅的铺子在市场的最末端,一个破败的小屋,满地鸡毛,气味刺鼻。第一眼见到师傅之时,只是具有买卖关系的客户,但看他拖着三只鸡,慢慢踱步到小黑屋的背影,加之鸡叫惨烈凄厉,颇让我有一种观看案发现场,毛骨悚然的感觉。为了记录杀鸡过程,我也闭气进屋,走进才发现,师傅的双脚似有不便,一只脚似乎全然没有气力,另一只脚也只是侧着慢慢挪动,给鸡开膛剖腹之时,似乎动一下刀就显得那么困难,他的每一刀下去,我都随着大呼一口气,担心下一秒,他就倒在这个满地鸡毛的小黑屋里。

可观看他剖鸡过程,每一刀都恰到好处,利落干净,无一处是废刀,杀鸡余留杂物也一一归位,又让人不得不敬佩这多年的经验。即使是在那样的工作环境中,师傅依旧尽心尽力,态度亲切,无一丝懈怠。

我想着自己,如果不是邓女士赵先生鼎力扶持,让我读书上大学,成了一个文化人。我现在又会在哪呢?我会不会也要早早拿起刀,或拿起锄头,更甚至走进工厂,成为推动社会生活的一个小螺丝钉?我至少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对于基本的生活常识仍有欠缺。可杀鸡师傅身有不便,依旧为了杀鸡的9元钱工作奔波。

猛然想起邓女士总是嘲笑我的话,说我“百无一用是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我只当是笑谈,不甚在意。现在看来,古话说的真贴切。

读书让我见识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拓宽了原本狭隘的精神世界,见识了各种精英人士。可却让我远离社会底层,只觉自己高高在上,对于那些默默无为、只求安稳的小市民暗含贬低。我想着邓女士和赵先生,都是小小市民,不是精英人士,不是政府首脑,商界大拿,他们只想安稳生活,健健康康,看着我一步步长大,成为一个健康快乐能喂饱自己的大人。

我想要去闯去跳,想要不断进步,是我的少年心性,可依旧不能缺了这份人文关怀和包容。我现在幸福的一切,都是平凡普通的父母一步步打下的基业。我始终记得,我从土地上来,终将回归土地,想要上天,必先脚踏实地。

谨以此文告诫自己,不忘初心和来处。

3

晚间与邓女士闲聊,忽聊起未来魂归何处之事。

她说以后她担心以后离开了,我都不知道要去哪安置她的骨灰。她是出嫁的女儿,不能回故乡,又不愿去乡野孤僻处安葬。

我笑她想的多,这还是四五十年以后之事。

她也笑着回我,说我以后只能把她放在公墓中。我一想,公墓那么个小地方,鬼挤着鬼。邓女士散漫惯的一个人,如何习惯。正想拒绝,与她探讨另外的安置地点。

她又来了一句,“不如你将我洒在海里,海辽阔”。她还越说越起劲,又提要求到,“不要将我洒在长江,长江太窄了”。

我们俩相视一看,哄堂大笑。

我笑的捂住肚子,说道,“你这眼界还挺宽,要求还提的挺详细。”

我又同她讲“我喜欢大海,要是以后我走了,你就把我撒在大海里。”

她突然就提高了音量,“我撒你?我才不撒你。”

我才反应过来口误了,中国人最忌讳白发人送黑发人,即使是说笑,她也不愿如此。

我笑着纠正了,然后说这些身后事呀,就要在现在我们还正当年轻的时候说,不然等你以后老了,我怕我情绪澎湃,还未提这个话题,泪珠子就夺眶而出。

我们笑闹便过,继续一起挤在沙发上,追剧。

4

卫生间的邓女士突然喊我,“请你帮我个忙呗。”

一般来说,她这样语气亲和,态度诚恳,我就觉得危险。

“干啥?”

“你帮我剪个脚指甲吧。”

“你咋脚指甲都要我剪咧?”我实在是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邓女士愿意把她的脚交给我这个近视眼。

“我年纪大了,曲不过来腿。”

听到这个回答的我,顿时就喷笑出来,不是我不孝,我眼中的邓女士上得牌桌,下得厅堂,蹬得了自行车,扛得了煤气罐,一直是一位伶牙俐齿,骁勇善战的女英雄。

可是邓女士现在连自己的脚指甲都摸不到了,我是又心酸又好笑。

“你不在家的时候,都是你爸帮我剪的。”邓女士从卫生间走了过来,又随口补充一句。

“哟,不错呀。赵先生还会干这个活。”我心中只会躺在沙发上看“喜来乐”的赵先生,竟然会干这等粗活。

邓女士看着我一脸喜色,随即说道,“你爸就是借这个机会挖苦我,讽刺我,打击我。”

邓女士说每次剪指甲,赵先生总要与她讨论一下谁的脚漂亮,一边给她剪指甲,一边嫌弃邓女士的脚不好看。

“他总说‘你看看你这个脚,还是人类的脚吗?’”

“那你说什么?”我知道,在嘴炮之战中,邓女士从不会甘拜下风。

“你脚漂亮,你能拿出去卖克呀[方言:克是语气助词]!”邓女士得意洋洋,眉飞色舞的给我重现了一遍。

“老爸回你啥?”我颇为期待接下来的剧情发展。

“还能说什么,乖乖给我剪指甲呗。”说话间邓女士又钻进沙发被子里,玩起了手机。

“你总说老爸没有存在价值,现在看着还挺有价值呀!他还是给你挠痒痒,剪指甲呀。”我试探性的问问邓女士。

“你爸也就这些行为还算是有价值。”

邓女士与赵先生天生八字不合,唇枪舌战天天上演。邓女士伶牙俐齿,巾帼不让须眉。赵先生支持男女平等,从不曾在吵架上给邓女士放过水。两个人一聚在一起,便是一堂满满当当的相声大戏。

我正想起身找剪刀,却听邓女士道,“算了,我还是忍几天,等着你爸回来给我剪。他最后一点价值我不能也给他剥夺了呀!”

嗨,这一对欢喜冤家,相念相杀。

注:拍马屁太明显只会显得人圆滑而不会使人觉得开心 [日常所感]

change log

  • 20191219 开始撰写 2.5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