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离书评第2期《如何开会不添堵》
「有用」《如何开会不添堵》会议人必备手册
基本问题:群体沟通问题
属方法论书籍
需要在看完以后在头脑中形成如何开始,又如何结束的具体印象,以上仅是开始
根据N原则(Negligible原则),后续不断实践,复用再修正才是关键
书本信息
- 作者:榊卷亮
- 翻译作者:丁灵(无详细信息)
- 日语原版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 翻译版出版时间:2020年4月
- 书籍关键词:#引导 #会议
- 读者身份:职场人 及 想要锻炼沟通能力的人
书籍框架及各章摘要:
总结 | 以职场故事展开,循序渐进介绍会议引导流程,以及怎么样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引导师。 |
---|---|
1. 总起 | 人的一生要劳动7.5w小时,开会3w小时,工作的4成时间在开会 |
2. 引导 | 介绍引导基本功,开会后确认‘决定好的事情’和‘该做的事情’并发布会议备忘 |
3. 书面引导 | 用3W1H的结构介绍书面引导方法 |
4. 直接引导 | 一场优质的讨论决策会议全流程 |
5. 引导全过程梳理 | 会议引导全流程梳理 |
总结
【会议引导】方法论:用于促进并简化做出决定的一种过程技术
注意事项:不管是多么出色的方法,如果学习者头脑中无法形成应该如何开始、如何结束的具体印象,那么方法最终也是空洞无用的。一贯采取的做法是:以协助者的身份参与到项目中,来实际改变客户的会议状况。
方法论展现:会议资料库-模块
思维模式:
- 会议准备4P模型(purpose+process+people+property)
- 引导师会议推进6大要点
- 解决问题的5个层次(情况>问题>原因>对策>效果)
- 话术资料库
高光时刻
借鉴RIA方法并进一步调整,读电子书时高亮笔记导出整理~~
8个重要节点,每一节点都会写清楚我认为重要的原因:
「思维模型/实战方法/基本问题/拓展信息/作者总结寄语」
**「拓展信息」会议时间竟然占了劳动时间的4成:**开会竟然要花掉大约3万个小时?!虽然曾听说人这一辈子要劳动7.5万个小时,但没想到白领生涯的四成竟然都是在开会
**「拓展信息」理想会议和低水平会议:**理想中的会议:会用投影仪来一场精彩的展示之类的。大家都会自由地发表意见,最后果断地拍板:‘就这么办!就这么决定!’然后散会;
低水平会议一:让人感觉最后什么都没决定 & 虽然感觉有什么决定,但不清楚具体应该干些什么
低水平会议二:无法按时开完会 & 无关的话题很多 & 话题跑偏 & 无法判断是应该讨论的话题,还是无关紧要的话题
低水平会议三:没有做足准备的会议往往容易开得拖拖拉拉(不做准备就上场,只靠随机应变来引导会议 & 引导师会前做极其细致准备,甚至结论都确定,只为了在形式上获得大家认可)
「思维模型」会议准备4P模型:
第1个P是Purpose(目的),即我们想通过召开会议达到什么目的?也就是确认结束条件
第2个P是Process(推进方式),即应该如何推进会议到达终点,以怎样的顺序讨论什么样的内容
第3个P是People(参加人员)。为了满足结束会议的条件,必须把有必要参会的人都召集起来,一个都不能少
最后是Property(设备)。会议室定好了吗?有没有白板?需要投影仪吗?根据情况,有时还需要准备便签纸和零食点心等物品「思维模型」引导师会议推进6大要点:
【要点1 提前设计好结束条件和会议流程】
【要点2 按照“发散—收缩”的流程开会】
【要点3 分清哪些问题应该一起讨论,哪些问题无须共同讨论】
【要点4 留意解决问题的5个层次】
【要点5 让没说话的人发言】
【要点6 注重发言的清晰性,以便明确疑问、意见及顾虑】会议不是由某一个特定的人来安排的,因此全员都应该具备“潜在的引导精神”,这一点极为重要。
最好的做法就是把讲授引导方法的书传阅给大家看,让大家都能理解基础的引导思路,要想凭一己之力引入新的观念是很困难的,有支持自己的人在,情况就会可靠很多。
「实战方法」在会议时间不够用时的对策:
在会议结束前的10~15分钟时,对尚未结束的讨论的状况进行确认
发现会议即将超时,让会议成员在以下选项中做出选择。“让其做出选择”是关键所在
a. 延长开会的时间
b. 加快速度,争取按时结束会议
c. 找其他机会再讨论
d. 用发邮件等方式代替当面讨论
「实战方法」会议提问引导话术:
“刚才讨论得比较混乱,咱们还要继续讨论这个话题吗?”
“这个问题,现在来讨论比较合适吗?”
“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之后,才能讨论出结果呢?”
“如果要把刚才的内容归纳成一句话(做个总结),应该怎么归纳呢?”
“刚才这部分内容我该怎么写呢?”
“咦?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呢?”
“不好意思,我有点摸不着方向了,论题是什么来着?”
「实战方法」Prep表准备时注意事项:
- 不要只用脑子想,而要用文字形式将想法表达出来
- 要把写好的Prep表拿给其他人审读
- 每次都做Prep,不浪费时间吗?在每次开会前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
- 退一步讲,只要养成了做Prep的习惯,即使不把思路和流程写在表格上也没关系。但我们必须事先以某种方式来考虑Prep表中包含的8个要素。大家可以在脑海中想好,也可以在笔记本上写几笔,但是不能什么都不想,否则就一定会把会议开得拖拖拉拉
Change Log
- 20230312 19:00 去图书馆找到纸质书,再次阅读整理
- 20230131 23:40 复习的百忙之中创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