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离书评第14期《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这部书的意义在于启蒙,让多少人知道历史的有趣。

回答3个问题答案备注
读本书的目的本意是消磨时间,没想到读书过程中学习了很多知识
笔记形式偏文字化(用于输出)
书籍信息《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历史-明朝

书籍详细信息

  1. 这本书的评分是多少,截至目前多少人看过,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一定要给出明确是或否的结论)

    豆瓣评分:9.2 很喜欢,我的历史启蒙书

  2. 你看的是哪个出版社、哪位译者的作品(方便以后更清楚自己的胃口)

​ 浙江磨铁出版社

  1. 作者信奉什么主义,属于什么流派,什么奖的获得者?

无信息

  1. 这个故事让你想起了哪些其他书?(联想,以后方便归纳)

《万历十三年》 《大明王朝1599》

  1. 是否让你产生想要修改或补充之前笔记的欲望,如果有,立刻去修改之前的笔记

总结

  • 最喜欢的朝代是开国时期和嘉靖年间,名臣代出,波谲云诡,战事频发,开国时期名将迭出,嘉靖年间名臣层出不穷。
  • 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斗争,但同时那点人性的光辉也让人无不动容,杨继盛的刚毅正直,戚继光的名将风采。

关键词

嘉靖 万历 朱元璋

高光时刻

很喜欢当年明月聊他对于历史的思考。简单一个故事,简单几句话,就能把故事讲明白,他话有种治愈人心的力量。

现在是国庆最后一天晚上凌晨47分,房间漆黑,街边依旧车水如织,灯明如白昼,沁凉的空气透过房间唯一的窗户,《武林外传》与无言寂静对抗。吃的太多,起身把明朝最后一段历史看尽,看到文章末尾明月说的一段话,“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

实际来说,成功仅有一种评判标准,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可“喜欢的方式”,短短5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要一生。钱是话语权,权力是话语权,但人往往在追寻这两样东西的时候被蒙蔽了双眼,迷了心智,最终成了钱和权力的奴隶。

让我想起了许知远采访薇娅的那一段,许知远在扣问薇娅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对这个社会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甚至波动了几亿人的生活。而薇娅只是在不断重复“钱,粉丝和忙碌”。访谈陷入僵局,两个人陷入无言,薇娅突然像察觉了什么一样,说了一句“我是不是很无趣”。我觉得在那一刻,才看到她伪装的少许撕裂,但许知远没抓住,薇娅也没抓住,说实在,薇娅已成了时间,名利和钱财的奴隶,她早已是一个空壳的人,是一个木偶,是被几亿人牵动的木偶,不是她在波动几亿人,而是几亿人在操纵她。

不讲薇娅,讲讲我自己呢?

无钱,无能力,无势力,是完全普通的一个人。可是我不甘心,不甘心又无法做到,所以人生处处是痛苦,处处是矛盾,没办法达到自洽。

1

喜欢锻炼的人,身体应该比较好,天天锻炼的人(比如运动员),就不一定好,旅游也是如此。 估计是长年劳累,徐宏祖终究是病倒了,没能再次出行。崇祯十四年(1641),病重逝世,年五十四。

他所留下的笔记,据说总共有两百多万字,可惜没有保留下来,剩余的部分,大约几十万字,被后人编成《徐霞客游记》。

在这本书里,记载了祖国山川的详细情况,涉及地理、水利、地貌等情况,被誉为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著作,翻译成几十国语言,流传世界。

好的,总结应该出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地理学家的故事,他为了研究地理,四处游历,为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是这样吗?

不是的。 其实讲述这人的故事,只想探讨一个问题,他为何要这样做。 没有资助,没有承认(至少生前没有),没有利益,没有前途,放弃一切,用一生的时间,只是为了游历? 究竟为了什么?

我很疑惑,很不解,于是我想起另一个故事。

新西兰登山家希拉里,在登上珠穆朗玛峰后,经常被记者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爬?

他总不回答,于是记者总问,终于有一次,他答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再问的答案:

因为它(指珠峰),就在那里!

因为它就在那里。

其实这个世上很多事,本不需要理由,之所以需要理由,是因为很多人喜欢找抽,抽久了,就需要理由了。

正如徐霞客临终前,所说的那句话: “汉代的张骞、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他们都曾游历天下,然而,他们都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受命前往四方。”

“我只是个平民,没有受命,只是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凭借自己,游历天下,故虽死,无憾。”
说完了。

我要讲的那样东西,就在这个故事里。 我相信,很多人会问,你讲了什么?

用如此之多的篇幅,讲述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在终结的时候,却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重复一遍,我要讲的那样东西,就在这个故事里,已经讲完了。 所以后面的话,是讲给那些不明白的人,明白的人,就不用继续看。

此前,我讲过很多东西,很多兴衰起落、很多王侯将相、很多无奈更替、很多风云变幻,但这件东西,我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

因为我要告诉你,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

现在你不明白,将来你会明白,将来不明白,就再等将来,如果一辈子都不明白,也行。

而最后讲述的这件东西,它超越上述的一切,至少在我看来。

但这件东西,我想了很久,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或是词句来表达,用最欠揍的话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然而,我终究是不欠揍的,在遍阅群书,却无从开口之后,我终于从一本不起眼,且无甚价值的读物上,找到了这句适合的话。

这是一本台历,一本放在我面前,不知过了多久,却从未翻过,早已过期的台历。

我知道,是上天把这本台历放在了我的桌前,它看着几年来我每天的努力,始终的坚持,它静静地、耐心地等待着终结。 它等待着,在即将结束的那一天,我将翻开这本陪伴我始终,却始终未曾翻开的台历,在上面,有着最后的答案。

我翻开了它,在这本台历上,写着一句连名人是谁都没说明白的名人名言。 是的,这就是我想说的,这就是我想通过徐霞客所表达的,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最完美的结束语: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2

说说对历史的看法。 就剩几句了,虚的就算了,来点儿实在的吧。

很多人问,为什么看历史;很多人回答,以史为鉴。

现在我来告诉你,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

因为我发现,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

所有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

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

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

顺便说下,能超越历史的人,还是有的,我们管这种人,叫做圣人。

以上的话,能看懂的,就看懂了,没看懂的,就当是说疯话。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想法。 因为看的历史比较多,所以我这个人比较有历史感,当然,这是文明的说法,粗点儿讲,就是悲观。

这并非开玩笑,我本人虽然经常幽默幽默,但对很多事情都很悲观,因为我经常看历史(就好比很多人看电视剧一样),不同的是,我看到的那些古文中,只有悲剧结局,无一例外。

每一个人,他的飞黄腾达和他的没落,对他本人而言,是几十年,而对我而言,只有几页,前一页他很牛,后一页就怂了。

王朝也是如此。 真没意思,没意思透了。

但我坚持幽默,是因为我明白,无论这个世界有多绝望,你自己都要充满希望。

人生并非如某些人所说,很短暂,事实上,有时候,它很漫长,特别是对苦难中的人,漫长得想死。

但我坚持,无论有多绝望,无论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好、很强大。

这句话,不是在满怀希望光明时说的,很绝望、很无助、很痛苦、很迷茫的时候,说这句话。

要坚信,你是一个勇敢的人。

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曾经有人问我,你怎么了解那么多你不应该了解的东西,你怎么会有那么多六七十岁的人才有的感受。我说我不知道。跟我一起排话剧的田沁鑫导演说,我是上辈子看了太多书,憋屈死了,这辈子来写。

我没话说。

还会不会写?应该会,感觉还能写,还写得出来,毕竟还很年轻,离退休尚早,尚能饭。

感想

如何知道这本书我哥带回家的
什么机缘下借了这本书偷看我哥的书
为什么这本书能看完很喜欢,已经看了很多遍
这本书让你想起什么,为什么官场斗争,人性弱点
对于自己一开始总结的部分,有什么想要详细再讲讲的没有什么总结的,明月最后一段话解了我全部困惑,我以为看了古人曾经犯过的错误,我就可以以史为鉴,成为优秀的人,实际这是不可能的。人是有弱点的,是有欲望的
哪几个部分未来还要再看嘉靖年间吧

Change Log

  • 20221008 00:46
  • 20221004 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