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8-WR2
总结
半月已过,春日将近。
上个星期没有遇到什么大麻烦,整体来说还是很顺利的。
读完了《穷查理宝典》,很棒的一本书,用一个星期来读对于我来说,都有点太快,这样的好书更应该细细的思考。所以用打印机将英文原版全部打印,希望能够在3月结束之时,将英文原版的书籍好好再看一遍。
最近有一个想法,用源语言诠释元知识。也就是说如果元知识的来源是一本书,而那本书的原版是英文,那就直接将英文原句或原词直接存储进大脑,而不是看中文翻译版本,用自己的母语表示这个元知识。那么,如果这种元知识来自于日本论文,那就直接用日语存储。这样多语言的交流方式会有利于语言学习,也会有利于元知识的纯粹性。
这个观点最先源自于阳志平《如何优雅的构建知识创造系统》,自己像其中加入了一些小观点。还没有写这篇文章的ER,没有时间呀。
一直记挂着要好好的看一本关于护肤和时尚的书籍,以便于自己能够更为正确的穿搭和护肤,但是一直也只是记挂在心里面的一件事情,却没有付诸行动。时间安排确实是一个问题,更大的问题是不知道从何开始,满是茫然。时尚穿搭、护肤不类似于科学计量学或者机器学习这样的专业研究领域,占领它们的更多是商业,而不是学界。这也就意味着,我现在看到的,往往是商人想让我看到的,而不是我确实应该看到的。
在这个问题上,自己有个矛盾点,有一个行动派小人说“不管这些了,先开始行动,然后再慢慢学习,不然像你这么拖着,永远不会开始。”而另一个思考派小人说“反正也不着急,想清楚,收集资料以后开始,一开始就走趋近正确的路,可比你这个行动派要高效率的多,反正一天不涂保湿,你也不会变的更丑。
(该观点源自于宝拉培冈《美丽圣经-第二版》金句卡 真正伤害皮肤的是日晒、抽烟和刺激性的保养品,没有使用合适的保养品可能造成某种问题,但长期来说,即使不使用保湿产品,对皮肤也不会有任何伤害。)”
这是非常有趣的思想矛盾,恰恰对应了数理逻辑中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是根据被公认的结论来推理出一个在此结论之下的小观点。前提是被公认的模板,定理和事实。归纳推理,是根据大量事实归纳来推理出结论。前提是现实生活观察到的事实。
行动派就是归纳推理的思路,先通过大量试错产生的事实来推理出一个结论,哪一些是适合自己的穿搭和护肤产品。而思考派是演绎推理的思路,希望通过收集社会公认的定理和事实来推出适合自己的穿搭和护肤产品。归纳是由小扩大,而演绎是由大缩小。
相较之下,我更喜欢演绎推理的模式。演绎推理可以先看到大框架,也就是说这个大框架不仅可以适用于我自己一个个例,而且是适合大众的框架。举个例的话,我通过观察时尚界的构成和运作方式,了解到商家对于人群的定位是怎么样的,20岁的人一般处于什么样的流行趋势,30岁的人一般处于什么样的流行趋势中,40岁,50岁的人呢?这些人时尚界又是如何处理和面对的?那么不仅我可以了解到属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需要了解的穿搭品味,我可以了解到我的同龄人应该拥有怎样的审美风格,甚至我可以知道异性都应该如何形成自己的穿搭风格。
但是,这也就暴露了演绎推理一个很大的问题,学习量巨大,而且需要较强的信息收集和判断能力。并且会出现有较长时间,一直在学习可是完全不见成效的现象,这对于个人心理都是打击。要承受时间考验,是我很大的问题。太多的信息在表示“一个月教你学会穿搭!”“一个月让你变男神/女神”,我对于目标会显得更为急切,有时候真希望能够一觉醒来就什么都会了。
但是,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同样的,归纳推理也存在优点和缺点。简单来说,采取归纳推理方式不会有采取演绎推理的学习量大,大多数时候是行动,是试错。就会及时反馈,试衣服的时候就可以知道这件衣服不是我的style。如果足够关注这一方面的成长,那也会在更短的时间里面看到效果,身边也会有人开始称赞自己的品味提升。有优点,就有缺点,试错过程付出的代价也可能会更大,例如审美风格方面,如果这次的风格不适合自己,顶多是花了冤枉钱,还有弥补的空间。但是在护肤方面,如果是用不同的护肤品和化妆品在脸上乱涂,没效果还好,就怕出现过敏和其他更为严重的问题,这个可不是有钱就可以弥补的。
除此之外,用归纳推理最终成功以后,也只是适合自己,很少能够直接搬到别人身上应用,况且这个结论也只是适合于现在这种状况下的自己,还是拿穿搭举例,也许这一次的结论是适合于我20岁还在读书的状态,我可以穿的可爱,可以穿的潇洒,可以穿的有点小恶魔。但是上班以后呢?结婚以后呢?这些都会成为隐患。
综上所诉,没有哪一种方法是可以偷懒,走捷径的。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是看在面对不同情况的时候,自己采取哪种方式更有效,更有利。
对于我来说,目前这种情况下,我不着急,也不用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变得光鲜亮丽,就像宝拉培冈说的,*长期来说,即使不使用保湿产品,对皮肤也不会有任何伤害。*我更希望自己可以在这一段真正学习的时间,避免皮肤刺激,穿简单的适合自己的衣服就好。
厚积是我最喜欢的,薄发只是附带的奖励罢了。
上诉见解皆是我东拼西凑的产物,故想要好好的将涉及的知识和已查阅却没有显示出来的资料列出来,以便于以后自己的review。
将自己的矛盾点映射到数理逻辑上,是源自于阳志平博客《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自己也写过一篇关于这essay review(简称ER),写得有点简单,因为自己还没有完成。
阳志平对于演绎法的理解让我有点不确定,于是上wiki查了一下关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内容,牵出一大串的资料,深感自己知识的浅薄。下面便是资料查询轨迹
梁文道这篇文章也许很棒 以后review的时候要看一下 也许是中国版纽约客 梁文道是谁
deductive reasoning - (mathematical logic - set theory -model theory - recursion theory - proof theory)
inductive reasoning
Aristotle system - Aristotle’s six books of logic are included in Organon. In particular, the two articles called “Pre-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contain the core of Aristotle’s treatment of assertion and formal reasoning, and are related to the logic of the term in Aristotle’s work. main part.
Bertrand Russell’s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
Gottlob Frege’s “Begriffsschrift”
Aristotle’s organon pre-analysis interpretation
其中的行动派和思考派相对应的推理方式都是我自己的命名,深感不安,希望能找到更为元知识词语诠释
举例也比较浅薄,只是从护肤和衣品入手。
写英语文章的时候,总是有个潜意识要求,不要重复使用一个词。可是我希望自己的文章中更多的是元知识词语,不想要污染原术语。这个观点依旧源自于阳志平博客《如何优雅的构建知识创造系统》卡片是素材,我不建议初阶学习者直接用自己的话来改写原作者的术语。因为此时你一知半解,急着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去套另一个知识体系,同时急着用刚刚学会的术语去解决自己面临的现实问题,最终遭遇「知识的诅咒」。
虽然自己对阳志平依旧存在质疑,但是思想确实是不可避免的受他的影响。当然啦,如果真是有才华的人,也不会害怕质疑的啦。
已经开始学习美语了,很庆幸自己又一次的找到了很好的练习材料,只要自己坚持跟着练习就可以。最近应该是要准备考验和工作的原因,每天晚上都有一群人在宿舍楼走廊里面练英语口语,还是一如既往的中式英语,发音标准,令人胆颤。但是人家的努力还是值得我学习的,我就没有他们那么勤快,每天找一个人和自己练习对话。我的嫉妒导致我的偏见和愤怒。真是不理智的行为呀。
练字,还是没时间。或者说是pattern不对,这是我最怀疑的地方,我决定要更新一下calligraphy pattern的内容。一般来说一旦出现,没有时间,就是pattern的安排出现了问题,anki问题也是如此。如果我不能在短时间内更新的话,只能彻底抛弃这个项目。这是我不愿见到的。
好勒,要说到我最近的新宠,《高等数学》,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第四章不定积分的两课,整整做了一周,主要自己还没有偷懒,每天都还是保证学满了一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不是因为我不会,而是在练题,练题的材料吧,就是书本课后习题,真是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好题呀,不多做几遍,都对不起我自己的灵魂。很喜欢这样的方式,一直在努力的练题,很有成就感。当然我知道,练题只是高等数学的一部分,真正恐怖的还没开始呢,那就是背诵定义和性质,这是我的弱项,但是也是我很想要提升的一部分,anki一直没有时间复习,还是要抽出时间来复习呀,不能这样下去呀。在清单里面加上课间休息,anki复习和看rss。
英语出乎我的意料,每一份真题的修改时间都很长,比我做卷子的时间长一倍之久,这也就意味着,复习卷子的速度赶不上做卷子的速度,如果我再继续以做卷子的份数来要求英语的复习,未免有些不切实际,所以在本周将做卷子的份数降低为复习卷子的份数。本周有4份卷子要复习,所以做真题的安排搁置一周,下周开始做真题,这周主攻复习。
关于asethetics的部分,实在是没有时间来学习,只能是等到考研结束以后来学习这个。故以后有一段时间不会有这一部分的总结。
计划
终于到了本周计划,简单的安排即可,主要的安排还是见workflowy.
SE
将已做完的英语真题全部整理,不做新的真题。
高等数学复习到第九章,第九章不复习,也就是复习4章内容。
高数的书本复习时间调整到5月初结束,也就是从现在20190318到5月初有1.5月时间
高数4月初结束复习,线代和概率论在4月中旬结束,4月中旬到5月初,复习没有看完的习题和书本内容,查漏补缺。
练习英语字帖两张,并能够熟练快速的写出来
练习中文行楷两张,能够快速熟练的写出来
文献管理课程结束,并生成报告《scientomathemetics》
口语坚持练习即可
读书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half of it
将课程内容存储到anki,数学学过内容存储到anki,英语同左,坚持复习anki 6天
20190318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