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妈妈的谈了3小时

和妈妈又聊了3小时

现在是什么心情,状态是什么样的?

刚刚同妈妈挂断电话,妈妈真的是世界上最最有趣的人儿,讲道理的时候能够深入浅出,讲趣事的能够让人捧腹大笑。不亏是最最优秀的小邓老师。

IMG_9737

回忆这件事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开心,捧腹大笑,深刻,灵魂共鸣。

什么东西值得你一直记住?

妈妈一开口就讲了最近和爸爸的聊天趣事。

“这周五是你爸爸五十岁生日,一定记得给爸爸打电话哦。”

“好,我晓得啦”

“我给你爸爸打电话,告诉他是他50岁寿,让他回来和姑妈一起聚一聚,你知道你爸说什么嘛”

“我不过寿,别管我”

“我就说,那不过寿,你回来,我给你过胖,把你兄弟姐妹叫上”

“你神经病哦,我说了不过,我们不聚”

“咋地,让大家聚一聚就说我神经病。你和不能和兄弟姐妹聚是吗,一聚会地球就会爆炸”


12:00 “帮我取一下快递3个”

“平常在微信群一条消息都不回,就取快递的时候给我发消息,咋的我是给你取快递的”

“今天要上夜学,回去就取不了”

15:00 “那明天去就不是3个了”

16:00 “现在4个了”


聊完了家常的话,和妈妈聊了聊最近的兴趣,最近在看书《曾国藩》,自认为曾是个人努力和时代气韵的结合,毛泽东就是天选之子。看完曾传对我的影响,“人是要努力的,但也要认命,需要更看重努力的过程,不要过分在乎结果。”厚积薄发,厚积不薄发也要平常心

聊了个人生活方式,讲到我很喜欢独处,给我一本好书,一片林地,就可以安静待很久。讲到我不喜同人待在一起很久,希望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妈妈突然说了一句“我理解你的想法甚至现在很多年轻人尤其如此,尤其是在大城市。与其说你们变的更自私,我觉得更像是你们想的更透彻,你们更有自己的思想。像现在农村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结婚的”

我觉得我偏爱许知远的原因,也来自下面一段话,我深刻理解他对于独处的看法,也敬佩他用更美更精准的语言将“为什么喜欢独处?”讲述出来,想我所想,说我想说,是谓偏爱。

正是许知远交谈时的那些笨拙、天真与不合时宜。

包括和马东谈到《奇葩说》的辩题时,许知远也说过:

有什么好争的呀,那些问题五四的时候就已经被讨论过了,而且讨论得更加深刻。

当站在更长久的时间轴上,透过事情的表象思考其本质,会发现这个日新月异、热闹异常的时代并没有提供真正的新东西。

更重要的是,许知远喜欢独居。

孤独使他敏感,带给他创造力。“我在一个人的时候感受力最充沛,内心也最镇定。”对他而言,除了极少数愉快的交谈和真正亲密的关系,大多数时候,别人都是分散注意力的,是需要花费力气去应对的他者

而“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你可以跟整个世界交流”,“独处是我生活里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他曾经尝试过同居,可是,“已经是非常好的女人了,还是有很多想逃离的冲动”。

“最大的束缚是什么呢?”我问。他想了想:“我不喜欢房间里有别人。”“哪怕是心爱的女人也不行?”“不能老是吧。”他笑。

在他看来,任何亲密关系都可能导致安逸与自我的减损。然而放弃稳定关系显然是有代价的,但许知远说,“这就是浮士德式交易嘛”。他渴望陌生、新鲜的经验超过稳定带来的所有,宁肯放弃某些温暖、舒适的东西,从而换取自由带来的感受力。说到底,对于他来说,探索外在,提升内心远远重要于其他的一切。

非常感激我妈妈的理解,这也让我在这么多的时刻喜欢同她交谈。

然后,我们聊了我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2本书,《奇特的一生》《终身学习》,这也不经让我想到,到目前3年已经过去,我仍然没有找到另一个本让我天灵盖都起飞的书,这样书越来越少了。那时的少年心性越来越可贵了。

后来又聊了教育,聊了对亲人的感受。聊了死亡,聊了安排。我和妈妈总是无话不谈的。

Change Log

  • 20221019 23:10-23:40 0.5h

注释 notes